说课稿

2021-03-04

关于说课稿汇编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学期课本第二课,本课是“世界遗产”系列课程的第二课,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专题进行欣赏和陆地活动。在我们美术教材中出现这些自然景物的欣赏,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壮美,体会自然界的崇高之美。因此教材中呈献的图片注重了审美元素的体现。无论从构图还是色彩上都能够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状况分析:

  中心小学地处农村,这里靠海边,学校网络资源丰富,学生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较强。但学生见识不多,毕竟地处农村。但学生自主学习有力较强,喜欢探求,喜欢思考。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道什么是自然遗产,能说出7处以上世界自然遗产。

  (2)、能对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

  (3)、能独立搜集有关自然遗产的资料,初步认识、了解感兴趣的自然遗产。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资料搜集、课内外交流等途径,认识七处以上世界自然遗产。

  (2)、能向另人较详细在介绍两处以上自然遗产,并发表自已对世界自然遗产。

  (3)、树立保护自然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课前我和学生做了充分准备:

  学生人人搜集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观资料,制作成资料卡片,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走进世界自然景观,为课堂上的体验活动架设桥梁。

  教师制作所需,如《自然景观》的短片,世界一级保护自然景观的图片等。力争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创设体验的情境。

  四、教学设计

  课堂上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1、精心布置,录像导入。

  课前,我将教室做了精心布置。黑板上粘贴着各种各样自然景观图片,课桌椅以小组合作式摆放,每组桌上摆放着孩子们孩子自已搜集的世界自然景观图片。一上课,老师亲切的问大家:同学们,你们喜欢自然景观吗?简洁的话语将学生直接带入本节课的活动主题,然后播放世界自然景观短片,师生一起走进壮丽的自然景观世界。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因此,上课一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情感色彩的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教师以语言创设情境,以图片展示情境,以现代化的手段展开情境,唤起儿童的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那此色彩纷呈的大自然奇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地情感体验,对大自然景观的欣赏、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2、介绍景观,了解知识。

  学生分别展示了自己最喜欢的世界自然景观,有的介绍自己和自然景观拍摄的照片,有的介绍书中的资料,有的介绍网络中的资料,还有的讲解电视中吸收的内容。在学生讲述过程中教师不断的鼓励和激励学生,并适时帮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的相关知识。在这个环节中,我多角度的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化他们对自然景观的体验。

  3、具体欣赏几处重点自然景观,了解其特色。

  以书中的图片为例选择几个有特色的,如巨人之路、维多利亚大瀑布、大堡礁等学生最感兴趣地进行配乐解说,引领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想象,让美的情绪在学生的脸上回荡。

  在这个环节中,在优美舒缓的音乐声中,同学们自由飞扬着自己的想象。美自然流进学生心田。接下的环节是引导学生学会爱护些景观,说出我们该如何保护这些景观。让学生不仅要学会喜爱景观,更要学会让景观永存的方法,那就是爱护与保护。

  4、制作手册,提升认知。

  在小组合作将学生亲手制作的景观资料卡片装订成全班同学共享的大的资料册,教师对学生作品的欣赏与认可,使学生人人体验到学习成功者的快乐

  说课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使我深刻感受到将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化、艺术化、生活化、活动化是培养、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不受干扰又丰富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爱学习",并能主动参与活动,尽情地表现自己,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更加热爱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愉悦,在愉悦中形成美的道德。

  板书设计:

  探访自然的奇观

  色彩奇美 形态壮美

  令人惊叹 生态优美

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体育与健康》二年级教材内容:立定跳远——单脚跳。

  一、 说教材

  单脚跳是水平二的跳跃部分,一课时。它是立定跳远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在今后的立定跳远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

  二、教材处理:

  根据我校现况和学生特点,我对现有教材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动:

  1、取消了原有的热身运动《垫上操》”,用自编的热身操《北斗神拳》取而代之。

  2、修改教材中原有的《单脚跳接力赛》游戏并调整到教学版块中来。

  3、重新设定游戏。使用新游戏《踏圈》。

  4、替换原有的放松操《兔子舞》,使用自编放松操《我真的很棒》。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掌握单脚跳的概念及动作方法。

  2、能力目标:发展下肢力量和弹跳的能力,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以及勇敢顽强的心理品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快速反应与合作能力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相互观察和交流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单脚跳时,单腿屈膝脚及前掌用力蹬地的方法;难点是:屈膝脚后跟落地。

  五、教法学法:

  学法指导只有与教法相结合,与教材特点相结合,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先用谈话启发法的趣味问答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转入学习,然后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比一比等方式,把枯燥、单一的单脚跳转换成趣味性强的一节体育课。最后用诱导法利用竞赛的模式,引导学生好胜的心理,让学生主动的将学到的知识利用起来,充分做到学为所用。

  六、教学手段: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好动,易引导,好胜心强、好奇心重等特点,对于说教过多,技术有要求的教学方式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所以我利用音乐和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诱发学习热情,不让学生感觉到在学,而是让学生以为在玩儿。

  七、教学程序:

  1、激趣热身。(8′)

  在激趣热身的环节,替换原有的.“垫上操”,使用我自编的热身操“北斗神拳”。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们的生理机能从相对较低的水平逐渐调整起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运动损伤的发生。

  2、学习体验:(18′)

  第一个内容是导入新课:

  通过趣味问答: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小动物是依靠跳跃的方式前进的吗?那你们知道怎样正确的跳跃吗?使学生主动地去解决学习的重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和学习。

  第二个内容是学习单脚跳。

  首先是讲解示范,在讲解的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对重点内容的重视程度,示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看清楚技术,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接着是分解教学,通过分解动作降低其难度,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身体各部位的联系性,最终完整掌握技术动作。然后是自主练习,教师只是监督孩学生们的学习过程,而不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法强迫学生学习。通过点拨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轻松地学习。最后是竞赛教学,增加竞赛环节,设立奖励机制。利用该年龄段学生的好胜心理,使用团体制模式进行竞赛,增强团体意识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拓展训练:(10′)

  游戏“踏圈”,该游戏在长度6米的赛道上以五人为一组蒙目行进直至到达圈内。游戏过程中,参赛者不能变道或踏入别人的圈中否则被视为成绩失效。

  4、放松与讲评:(4′)

  (1)、放松:

  使用自编的放松操“我真的很棒”。在这套放松操中,学生们不仅在舒缓柔美的音乐声中能够真正的放松下来还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

  (2)、讲评:

  突出课堂中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表扬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建立学习楷模,重视该年龄段学生心理防线脆弱等特点,不批评,多鼓励。

  八、教学反思: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是一样,教学时学生们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非常激烈,即使活动结束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如此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享受运动的乐趣,也是让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获得教学成功的喜悦。 我认为我个人的教学能力仍多有不足之处,一是对学生的心理情况掌握的不够全面。二是不能充分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使之学习进度不能够很好的做到同步进行。作为一名教者,尤其是在教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时,我认为教者本身应该具有一颗童心,持有一份童趣,保有一份童趣教者应该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处在教学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才能很好的完成与学生的契合度,从而真正的上好每一节课。

说课稿 篇3

  说教材

  《可贵的沉默》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根据本单元教材安排意图及本课特点,我计划安排两课时进行本文的教学。现在说第二课时。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词语、句子。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课本剧等辅助教学。

  说教法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加强学法指导。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说体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思想的升华:懂得在接受别人爱的同时,知道去回报爱;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加上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人物神态、动作的生动描写。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更应重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为了让每个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个性。我计划安排两课时进行本文的教学。并力求在本课中体现两点:

  一、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平台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个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阅读和默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因此让学生反复诵读全文,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 ——精读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入情——探究——升华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除此之外,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检查预习(字词)——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热闹——沉默——热闹

  确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后,我紧扣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自由鉴赏、品析朗读,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不仅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主体作用,而且在说、读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表达、朗读等各种能力。这样的设计,能很好地体现语言文字训练的梯度和层次。需要指出的是,指导感情朗读,要在学生懂得怎样读的基础上,再入情入境地读,具体实施时我注意形式多变,或评或读,或指读或练读,或齐读或配乐读,在读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寓教于情的感受中。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沉默前的热闹是爸爸妈妈给他们过生日,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错了,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想办法弥补。而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懂得了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更重要的是回报父母的爱。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在沉默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还要回报爱的道理。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汇报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道理。

  (2)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3)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4)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5)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通过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用欢快、高兴、得意的语调读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父母的爱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语气读孩子们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兴奋的语调读孩子们回报父母的爱的自然段。总之,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力求把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情感熏陶有机结合,既突出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

  在学生探究体验中,引导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结合自身进行现身说法,使教学进入第三个阶段,教学时,我从两个方面引导:

  1、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2、“我”指谁,老师获得的享受是什么?

  3、王老师在今天的这节课上获得的享受是什么?

  总结全文后,进入教学环节的第四部分——拓展延伸

  新课改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知道回报父母的爱,对关心他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设计课件“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观看课件,老师和全班同学即兴表演课本剧。(请同学们三人为一组,发挥自己的想象拓展表演课件演示的画面。)这一设计的依据是:以课堂为中心,横向拓展,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正如曹禺所说:“学生演戏里的人,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想象和表演的能力,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

  说板书设计

  板书就是微型教案。板书集中体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本课的板书,明确地体现了课件和课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本课教学特性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统一,始终着眼于“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始终着眼于学生学得主动,学会创新,学习实践,既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见解在教学中发展。

说课稿 篇4

  《介绍世界名城》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介绍世界名城》是苏教版第十册练习4中的口语交际,这项训练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扩大阅读,去了解世界,并能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口语交际的形式与人共享。

  (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扩大阅读,去了解世界,并能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口语交际的形式与人共享。

  (三)、学情分析

  口语交际对于对本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平时也很少给学生创设一个交际的环境,原因是学生无法去搜集相关的资料,虽然每次口语交际课都上了,但学生针对一个问题只不过三五两句就说完了,说得不具体,甚至有部分学生只能仿造别人的内容来说。针对这种情况,本次口语交际我帮学生搜集了大量的关于世界名城的资料,让每位学生都反复诵读,不断归纳整理,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四)、教学设想

  我的课堂设计尽量体现学生活动充分,知识积累丰富,能力有效提高。做到目标简洁、过程简化、内容优化。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课前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世界名城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整理;第二个环节是上课时通过《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引出口语交际的课题《介绍世界名城》;第三个环节是通过课件展示一些世界名城的图片,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对一些世界名城有个初步的了解;第四个环节是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来介绍自己喜欢的名城。环节的设置既体现逐步深入、不断提升的梯度,又使教学情景、课堂氛围与教材内容协调一致,既有游浏的轻松活跃,又有品味语言,收获知识的满足。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从《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一课中,我们了解了“音乐之都”是维也纳的雅号,还知道了这个雅号是根据维也纳的特点来命名的。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世界名城以及它的雅号呢?请同学们说一说。(指名学生说)

  2、你们想知道这些名城有哪些特点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开一个“世界名城交流会”吧!

  板书:介绍世界名城

  二、进入新课

  1、赏图。(课件展示几个城市的图片)

  (1)让学生自己猜猜是哪个名城的图片,并根据城市的特点说说它的雅号是什么?

  (2)让学生体会雅号与城市特点的关系。

  2、学生赏图完毕后,教师总结:

  同学们,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号,如“对称的古都”北京,“音乐之都”维也纳,“花都”巴黎,“雾都”伦敦,“佛教之都”曼谷,“沙漠之都”开罗,“绿色首都”莫斯科,“狮城”新加坡,“水城”威尼斯……这些雅号与城市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刚才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城市的一个角落,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等待着同学们来向大家介绍。

  3、交流:选择其中一个你感兴趣的城市,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给同桌作介绍。(要求:尽量从地理位置、历史、城市建设、雅号的由来、人民生活、著名建筑等方面来介绍。)

  4、各小组内进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向小组内的同学介绍一个城市,能说多少算多少,其他学生可作补充或提问。

  5、在各小组内推荐一名在全班交流,师通过课件展示学生所介绍的城市的图片。

  6、评出最佳讲解员。

  三、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有机会时,我一定要到那些城市去参观一下。

  (六)、课后反思:

  通过口语交际《介绍世界名城》这堂课的教学可看出学生在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下了功夫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很高,每个学生多多少少都能向别人介绍一个名城的某方面的特点。但不足的是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缺乏一个导游应具备的条件,如:学生的表情、语气、动作等还有待加强。

说课稿 篇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高中二年级篮球进攻基础配合之一_传切配合,耐久跑。本课确定,传切配合为主教材,耐久跑为辅教材。

  (二)地位和作用

  篮球传切配合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进攻基础技术,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传切配合是两三人之间有目的,有组织攻守合作行动的方法。其特点是参与的人数不多,一般是在局部地区完成,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但它是组成全队战术的基础,也是非常有效且运用最广泛的战术配合。重点是横切,纵切,隔位传切配合(空切)难点是突然性的切入,及时的传球

  耐久跑重点是耐久跑的呼吸,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50名男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在跑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的状态,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传切配合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横切,纵切,隔位传切(空切)等各种技术配合;9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二,说教法

  1,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媒体手段,以直观式,诱导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模仿从多媒体欣赏配合教师的讲解到学生自主练习,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

  2,耐久跑采用图形跑的方法,使内容丰富,增加趣味性

  3,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三,学法指导

  学法上采用小群体分散练习形式,加上教师的共同参与,提倡互助互学,在学习过程中,穿插多媒体示范和教师的示范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身心准备阶段 (10分钟)

  基本内容学习阶段( 30分钟)

  身心放松阶段 (5分钟)

  (一)身心准备阶段

  1。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提出相关的要求,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课的良好状态。大概2分钟时间。2。导入热身:A: 专门性准备活动大概3分钟时间B: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下练习球性,认真练习a。 头,腰部及弓步绕球b。 原地跨下"8"字绕球c 行进间跨下"8"字绕球d 原地运球e 自运球练习。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集体合作认真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这有助于感情的融洽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为进行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心理准备。大概5分钟时间。

  (二)基本内容学习阶段

  1。传切配合视频欣赏

  2。两人一组纵切配合练习:

  示例(1):如(图一)所示,4传球给5后,立刻摆脱对手向篮下切入,接5传来的球投篮。

  A:启发诱导:持球队员被防守队员防守,这时持球队员该如何处理

  B: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思考探索,寻求答案并回答问题

  C:请一位同学进行看图讲解

  D:各组进行练习实践:由小组长召集把准确路线画出,再和组员明确一下,然后进行练习。要求:上篮可自由发挥,可运用所学动作或自学动作,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适时请动作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激励其它同学上进。

  3。两人一组横切配合练习

  白6号将球传给8号后,摆脱防守切入篮下接8号回传球投篮。

  4。两人一组隔位传切配合练习(空切):

  无球队员掌握时机,摆脱对手,切入防守隙区域接球投篮或做其它进攻动作

  示例(2):如(图二)所示,白队6号将球传给队友8号,同时白5号摆脱防守切入篮下,接8号传球投篮。

  5。三人一组综合练习(横切和纵切)

  示例(图3) 参加者分三组,④与⑤各持一球,④传球给⑥后从右侧切入接⑤传球投篮。⑤传球给④后,横切接⑥传球投井下石篮。④,⑤投篮后自抢篮板球传给本组的另一人。按逆时针方向换位,连续进行练习。

  6。耐久跑

  8分钟 分四组进行练习,由小组长负责与组员一起商讨耐久跑方式,图形跑是利用篮球场地的端线,中线,边线,3分线等场地线。进行各种路线跑,教师观察指导。

  (三),身心放松阶段

  最后是人体活动由动态恢复到静态的部分,随着老师在音乐中完成放松操,自我放松,忘却疲劳听音乐放松操,可以使学生身心疲劳得到恢复,这大概3分钟时间。课快结束时,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情况,教师做个小结。再提醒体委收拾器材,宣布下课。大概2分钟。

  五,教学评价分析

  (1)进攻选位距离近,攻击范围小,配合难以成功。

  (2)假动作不逼真,不合理,真假变化慢。

  (3)切入跑动不侧身,不看球,路线不合理,攻击 性差。

  (4)配合队员传球不及时,而且隐蔽性差。

  六,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28——31%,练习强度中等偏上,耐久跑时强度达最高峰。

  七,课堂情感氛围

  1,激发兴趣;

  2,积极思维;

  3,协作互助;

  4,守纪,紧张,奋进,活泼

  八,场地器材设计

  场地:结合我校场地小的特点,场地布置做到小而精一场多用。布局面做到规范合理,便于教师的操作和学生的练习。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1)本单元贯彻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构建框架的思路,力求引导学生在生物圈这个大的背景下思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部分内容不仅与上册教材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又是本册的开头,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是人类史上科学与伪科学斗争的一个过程,因此探索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改变,经过极其艰苦、漫长的过程,通过劳动才进化来的。因而启发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应意识到人既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又是自然界的强者,人类已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为此我们应该处理好与生物圈的关系。

  (3)从以上可知,本节教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认真上好。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

  3、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等,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探究,打开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较问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树立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惜我们的家园——生物圈及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4)教学重、难点:

  1、人类不仅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而且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因此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爱惜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2、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并且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要珍爱生命。

  3、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如图片、化石等)、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

  二、说教法:

  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本人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情况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精心整合教材。

  2、把握好这节教材中有关科学的基本观点及开放性的关系。

  3、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

  4、应用好多媒体这个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三、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双边活动,在新教材中,更注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本人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1、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学习。

  2、善于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3、重视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四、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五、课时分配 :

  1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情景导入:

   师:生命是否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呢?

  生:不是。生命只位于地球的表层,即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师: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幼小的心灵 以暂时的安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你们的这些困惑。“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2、知识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归纳总结本节所学)

  3、巩固提升(练习)

  4、课外研究

   师: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除了化石以 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请你们课后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并与同学交流。

  七、板书设计: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人类的起源:

  神创论:

  进化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二、人类的发展:

   1、为什么变?气候的变化

  地质的变化

  2、发生的变化: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火→大脑→语言文字

  3、证据: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说课稿.doc》

下载本文的Word格式文档,以方便收藏与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