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2021-03-04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西湖秀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点明西湖是“天堂“杭州的一颗明珠。

  第二自然段介绍远山和湖面的美丽景色。

  第三自然段生动地描绘了西湖主要景点的旖旎风光。

  第四自然段描绘月光下的西湖给人留下的美妙意境。

  课文层次清晰,词汇丰富,文笔通达流畅,应将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及文化积累。

  学情分析:

  课文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西湖风光的喜爱和赞美,在教学时重点就要抓住美丽的词与句来吸引孩子们的目光,由感兴趣到感情趣,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境的作者的情感。反复诵读,悟出作者的强烈思想感情;反复诵读,与作者读出共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和音像资料,通过朗读品味,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让学生理解具体描绘西湖主要景点;

  2.比喻句“像”、“仿佛”、“宛如”和“犹如”的使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照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

  教学过程:

  一、俗语导入

  1、出示俗语的上半部分:上有天堂。有谁能答出下一半?(下有苏杭)苏杭——苏州和杭州

  2、天堂是怎样的地方?想象回答(幸福、美好的地方;让人神往的地方……杭州像天堂一样美,令人神往。)

  3、这么美的地方大家想去吗?老师介绍推荐大家去西湖走走看看,那是镶嵌在杭州的一颗明珠。揭题板书:西湖

  4、简介西湖:位于杭州市区的西部。四面环山,湖水平静。纵贯南北的苏堤和横列东西的白堤把西湖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等五个湖区,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

  立湖心。

  二、凭借想象,指导初读

  1、配乐范读课文。

  2、小组预习课文,要求:

  a、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b、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中的意思。

  c、想: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丽景色?

  3、检查自学效果。

  a、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b、理解词义:素(一向)有硕(大)大泛(漂浮)舟

  令(使得)人初(开始)垂镶(嵌或加上)边

  c、找反义词:淡(浓)

  d、换近义词理解:格外(分外、特别)一般(一样)

  宛如(犹如、如同、好象)

  4、读了课文,你仿佛看见了西湖哪些美景?

  (指名说,并板书:山峦湖面湖堤小岛华灯)

  小组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1.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把文中美的句子画下来,再根据想象,把它画成一幅画。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体会“话中画”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一、复习巩固生字

  1、听写生字词

  2、检查反馈

  二、品读课文,理解文意

  1、引读第1自然段

  总起西湖——是杭州的一颗明珠,闪耀夺目。

  2、指名读文章

  3、听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归纳:

  a、西湖美在湖

  画出山美的句子——把它画成画

  b、西湖美在山

  理解“远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语。

  引导朗读: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

  理解“硕大”,在平静而宽阔的湖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十里明湖中,孤山()

  (画出来,结合图画理解)

  c、西湖美在堤

  白堤和苏堤()

  d、西湖美在岛

  三个小岛()

  小结: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呢?读了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仙境?

  结合理解“飘逸”、“掩映”、“典雅”等词语。

  e、西湖美在夜

  生自由读文,想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出示:夜幕初垂,明月东升……

  画下夜景

  三.展示画,对照片,深感悟

  1、学生所画的西湖若干张,品品怎样?

  2、出示新西湖的美景,欣赏—看图读文

  3、总结:远眺西湖→近赏西湖→月下游赏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尝试用“如”、“像”、“仿佛”、“宛如”造句

  6、西湖

  山峦湖水(远眺)

  湖堤小岛(近观)

  华灯琴声(夜游)

  板书: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一、复习检查

  听写:悠扬葱绿围绕荡漾一般

  二、背诵指导

  1、默读课文,确定你想背诵的自然段。

  2、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背诵这一自然段。

  以第四自然段为例:

  (1)这一段层次清晰,一共五句话,第一句承接上文,第二句用几个短句写景,很美。第三句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第四句写琴声,第五句概括写,很容易记住。

  (2)这一段话里的短句较多,读起来上口,还有打比方的句子,写得生动。

  3.自由选择,练习背诵。

  4.当众造句。

  三.指导造句

  1.出示句子。

  (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2)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3)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2.自由读读句子,想一想,这是些什么句子?(打比方的句子)

  3.讨论:用什么比作什么的?

  4.任选两个说话,先自己准备,后当众交流。

  5.评议

  四、作业

  1.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2.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四个词语中,任选两个造句。

  教后小记:

  写景的文章上得真的很累,虽然文章美得让人惊叹,但是对于一个才9岁的孩子来说,的确难以体会、“百闻不如一见”,一点也不错,让学生从有限的好词佳句中也只能读来津津乐道,乐完了还是没能够完全领会,因为想象与真实总有距离,因此在对待这样的写景散文,除了品读理解外,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也亲身体验一回,这样,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说到比喻句,不少学生误把类似于“我长得像哥哥。”“我们真像是一家人。”这样的句子当成是比喻句,其间的本体与喻体构建不上,事物属同类型;另外,就是本体与喻体不恰当,构不成一个合理的比喻句。文字之妙在语感,语感也往往在积累,以后的教学中更要面向未来,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缓慢而有节奏的过程。

  课后反思:写景的文章上得真的很累,虽然文章美得让人惊叹,但是对于一个才9岁的孩子来说,的确难以体会。如果有相应的课件,将西湖展示给学生,学生就能身临其境感受美。从文字到形象的的过程,学生有点缺乏,因为有时离他生活实践太远了,但是将形象和实践结合,他们就更容易理解文字了。唉,生字还是大问题,学生许多字都念的是别字,如仿佛的佛,轻拂的“拂”读“fo”……读一句话,要停好几次。这如何体会文章的美呢?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5、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6、正确认读本课的2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8、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大意。

  9、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10、 通过实践活动,领略中华文化的不朽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7、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的思想感情。

  8、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九龙壁的图片

  一、激趣导入

  出示九龙壁的图片

  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这幅图片,上面有不同姿态飞舞着的九条龙,这就是我国北京北海公园著名的九龙壁,它用琉璃瓦砌成,精美的造型,吸引了无数参观的人,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自主识字,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快快拼一拼,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动动脑筋,再和小组同学合作来解决困难。

  2、、教师出示要求认的字词,谁有勇气把自己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

  9、在小组内,认一认字,互相考一考,看谁是识字大王?

  10、 我们来做识字游戏,谁来试试?

  开火车读词语。

  也可以自己组词。

  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还可以把词语的意思讲给同学听。

  三、诵读课文,感悟大意

  1、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多生字都认识了,个个都是识字大王了。课文读熟了吗?我们请同学来读读课文,看谁能读流利?

  2、读课文,深入理解:

  “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赞叹不已”呢?为什么参观的人们对九龙壁赞叹不已?

  “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你从哪里可以看到就条巨龙是形态各异的?

  自己一边读第三自然段,一边想想一下九龙壁的的样子。

  同桌一人读,一人想象。

  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

  3、你想面对这九龙壁说点什么?想想一下,人们是怎样“赞叹不已”的?

  四、与综合学习相结合

  这篇课文中的第三段,把九龙壁上的龙写得多美啊,喜欢的话,就把它收集在我的采蜜集里面吧!把你搜集的图片也放在里面,同学之间互相看看,看谁找的名胜古迹的图片有多,又漂亮。

  五、写字

  1、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个“龙”字你能写漂亮吗?看看老是这里的几个“龙”字,那一个最漂亮,为什么?

  1、自主选择注音、分析字形、找出形近字、组词或者说个句子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小朋友们还记得吗?

  2、开火车认读5个前鼻韵母。

  3、强调前鼻韵母一定要读准“”的另外一种读音。

  二、学习新课:

  1、导入:

  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叫做后鼻韵母,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做后鼻韵母吗?

  我们来看看今天要学的后鼻韵母和前鼻韵母有什么区别呢?(出示“”和“”)

  要学好后鼻韵母首先要发好“”的音。

  2、学习“”

  ①学会了后鼻韵母的发音要领之后呢,我们来看看这四幅图,(出示图片)。先请小朋友来说说图上的内容。

  ②出示ang,“羊”的韵母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一个后鼻韵母,先请小朋友注意把“”发准确,在把“”带上去。

  ③练习“”的发音,正音。

  ④“”的四声:请小朋友给“”带上声调小帽子,自己试着读一读。老师抽读检查。

  ⑤给后鼻韵母“”找几个朋友,两拼音示范,三拼音师范。

  ⑥随机抽一写小朋友来练习音节(拓展)

  3、学习“”

  ①后鼻韵母“”呢就是我们看到的图上的“灯”当中的韵母了。小朋友记得后鼻韵母发音的秘诀吗?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②再次强调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先发“”再发“”。

  ③小组比赛读,正音。

  ④学习“”的四声。

  ⑤音节拼读,说词语练习,巩固。

  4、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课题雨铃铛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重点

  难点△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十一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使学生在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续编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板书

  设计雨铃铛

  沙沙丁零当啷教具使用生字卡片

  音乐、课件

  雨铃铛头饰

  教学过程

  (突出重点、难点、分层次处理方法)学生学习活动

  过程或形式设计意图

  一、导入揭题:

  1、课件:歌曲《小雨沙沙》。

  2、板书课题:雨铃铛

  3、认识铃铛两个生字,说说怎么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儿歌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教师与学生共同复述课文内容,教师随文出示与本课生字有关的词语。

  3、怎样记住生字呢?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学生到黑板前将生字分类识记。

  2)出示课件:认识房檐的位置

  3)出示课件:有关珠的六个词语。水珠、泪珠、雨珠、珍珠、珠宝、珠子

  4)洒在课文的哪句话当中?

  5)出示课件:想象记忆串字。我们可以说一串什么?

  5、认读生字卡片,与生字交朋友。(放音乐)

  6、出示课件,巩固识字。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读课文,看谁不仅读正确,而且读流利。

  2、读了这首儿歌,你了解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板书:沙沙丁零当啷

  3、你还听过什么样的雨声?

  4、放音乐,想象春雨、春景。评选雨铃铛。

  5、除了小燕子,春雨还会招呼谁?

  6、再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巩固识字。

  出示含有本课生字的小儿歌。沙沙沙,沙沙沙,花儿招起了小手,蘑菇撑开了雨伞。房檐挂起了铃铛,池塘露出了笑窝,

  随音乐唱歌。

  齐读课题。

  指名说一说。

  自由读课文,指名读课文。

  齐读词语。

  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本课生字的识字方法。

  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指一指。

  指名读词,齐读。

  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指名读,下位请好朋友读一读。

  指名读,与小雨点交朋友。

  同位读,指名读。

  自由发言。

  说有关雨声的词。

  学生边听音乐边闭目想象,再指名说一说,朗读课文。

  指名说,并将相应图片贴到黑板上,构成美丽的春景图。

  齐读,背诵。

  自由读,齐读。

  与艺术课相结合,体现学科间的融合。

  对阅读方法进行总结回顾。

  运用听读识字法,引出生字学习。

  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合作意识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突出檐字的字义教学。

  在阅读运用中识字。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借助课件,形象直观识字。

  发挥学生主体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

  通过游戏巩固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培养学生读有所思的能力和习惯。

  比较体会春雨的轻、细。

  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体会文章情感,受到熏陶,发展语言。

  续编儿歌,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培养创新能力。

  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作业

  设计 搜集并阅读有关儿童诗人金波的作品。课后

  思考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知识目标:

  1、准确读出汉字的音,读准音节的声调。

  2、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3、认读用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懂得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4、学习节气歌。正确、流利地朗读节气歌,并能背诵。

  能力目标:

  1、借助拼音读儿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练习写笔画少的字,把字写的匀称、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准确读生宇、词和句子。朗读背诵节气歌和儿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学生练习为主。

  教学准备:

  1、音节卡片、不同声调的活动卡片、词语卡片。

  2、写有节气耿的小黑板或投影片。

  3、配合儿歌的彩色图片或投影片。

  第一课时

  (完成第一—三题)

  一、 在正确的读音上面画“√”

  出示带活动调号的音节。

  指名认读,然后请6名学生到讲台前,每人完成一张卡片。其它同学自己写在书上完成。

  1、同桌互相检查。

  2、6张卡片,集体订正。

  3、再用6个字,组成词语。读一读。

  二、读拼音,写词语

  1、出示8个音节词,让学生心里拼读。

  (1)指名8名同学,看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2)其余同学自己写在书上。

  (3)集体订正,错的地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今后注意。

  三、读一读

  1、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2、本题出现的词语都是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如果学生读音有困难,出现回生的现象应及时提示。

  3、读词语时能说出词语的意思或相关的名胜古迹等。如:洛阳,洛阳有龙门石窟。

  杭州,杭州西湖风景很美。瑞雪,瑞雪兆丰年。欧阳,欧阳是姓,是复姓。中山陵,中山陵在南京等等。

  第二课时

  (完成第四一五题)

  一、完成第四题

  1、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词要读连贯,句子要读得通顺。

  (1)要求学生先小声自由读。

  (2)再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2、幻灯投影儿歌的彩色图片。

  (1)借助彩图理解儿歌内容。

  (2)第一小节中出现了谁?它们是什么关系?

  (第一小节出现了晨光、风、树、鸟和云。先是晨光叫醒了风,风叫醒了树,树叫醒了鸟,鸟叫醒了云。)

  (3)第二小节出现厂什么?它们是什么关系?

  (第二小节出现了云变成了雨滴,滴落在大海上,海水变蓝了,洗亮了升起的太阳。)

  3、热读儿歌。

  (1) 学生每人读一句,开

  火车读。

  (2) 分组轮读,每组读一句。

  (3) 指名读全文。

  (4)指名试着背诵全文。

  二、完成第五题

  出示写有节气歌的小黑板或幻灯投影片。

  1、学习朗读节气歌。

  (1)指名读。分句开火车读。齐读。

  (2)提问:读后谈谈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叫节气歌?(读起来很顺口,我还觉得节气歌是跟节气有关系。)

  告诉学生:同学们的想法很对。读起来顺口,而且“天”、“连”、“寒”这三句话最后的一个字的音节里都有“n””读起来上口好读。请同学们仔细看。第一行:春雨惊春清谷天,认真想想有几个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每一个节气只用了一个字,这是第一行。)这4行都是这样。

  提问:谁说说“暑相连”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小暑和大暑。小暑完了就是大暑。)

  第四行的“小大寒”是什么意思?(就是小塞和大寒。)

  (3)要求学生小声自由熟读节气歌。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4)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练习背诵。指名背诵,每人背一句开火车背诵。全班集体背诵。

  2、教师小结:同学们读懂就容易背诵了。节气歌就是指二十四节气。

  三、总结

  我们完成了复习一的各项练习。我们复习了汉语拼音,读了字和词,学习了二十四节气歌的儿歌,学会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下来,我们学得很好,相信同学们今后会学得更好,

  写字

  1、准备小黑板或投影范字。

  2、首先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老师强调:写独体字时,要注意掌握每一笔,严格按田字格的要求进行书写,最后写出的字达到匀称、美观。

  3、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弓,三笔写成。适当写宽些。第一笔从左上格起笔,折笔到中竖线刚过,第三笔要写扁一些。

  兵,写在正中,第二笔写长,三四笔写短写,第五笔要长,撇、点靠近些。

  谷,第一、第二要小,第三、第四笔要大,口字写在里边。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行间巡视,发现学生把字写偏或写出格,要及时纠正。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漱、萨、腊、逻、辑”。

  2、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难点:

  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具准备:小黑板、地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课文。

  1、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看样去的?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2、检查词语的理解。

  3、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⑴分组通读课文,教师发现错误,及时引导学生纠正。

  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三、深入学习课文,集会文章思想。

  (一)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和见解。

  (二)学生带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三)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1、提出讨论的论题: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2、初步了解学生的看法后,根据该和不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在班级反馈。

  3、教师根据情况行当评价。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打工挣钱

  乌塔周游欧洲

  2.阅读书籍,了解各国

  3.懂得自保、自救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按照买项链和退项链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大意。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准备:课件(柔美的音乐)、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真情无价。

  2、教师示范读,学生跟着读。

  3、教师引导谈话:同学们,你觉得什么是真情?能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一说吗?

  二、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柔美的音乐,认真倾听老师朗诵。要求:画出生字新词,思考:课文中无价的真情发生在谁和谁之间?

  2、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教师强调要点。

  字音:“橱”是卷舌音。

  字形:“庞”是半包围结构,“广”字头书写的大小要能藏得住里面的“龙”,另注意“龙”上的撇和点都不能丢。

  3、教师再次出示含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大家一齐读一读,在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4、指名反馈:文中的真情发生在谁和谁之间?

  5、教师小结:姐姐和妹妹间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妹妹和店主之间则是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间的真情,这更是难得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细细体味这种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

  6、教师播放课件中的柔美音乐,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读后说,理清文章的条理。

  1、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妹妹买项链,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姐姐退项链。

  2、指名反馈。

  3、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按照买项链、退项链的过程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你们一定和老师一样被文中的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打动了吧!他们都拥有一颗集真、善、美为一体的心,真是太令人感动和羡慕了。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想像画面,知道店主为什么会把贵重的项链以几枚硬币的价格卖给小女孩,体会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

  2、总结全文,拓展思维,启发学生用真心换真心,用真诚对待真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姐姐退项链的那一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知道店主为什么会把贵重的项链以几枚硬币的价格卖给小女孩。

  教学准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项链手帕不胜枚举寂静脸庞小心翼翼得意洋洋满心欢喜连蹦带跳

  2、教师导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写的是发生在姐姐、妹妹还有一家商店店主身上的感人故事。这个感人的故事是围绕一条项链展开的。你能不能用这根项链把这个故事串起来。

  妹妹想送项链给姐姐-妹妹到商店买项链-店主把项链卖给妹妹-姐姐来退项链-店主把项链送给姐姐

  3、师导:作者围绕条项链,为我们展示了人间用真情买不到的真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去感受这无价的真情。

  二、深入探究,体会真情。

  1、教师导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无价的真情分别体现在姐姐和妹妹之间、妹妹和店主之间、姐姐和店主之间。现在请大家读课文,用文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文探究。

  3、集体反馈

  4、教师导读:妹妹要送项链给姐姐,是因为――(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妹妹说的话)

  5、教师质疑:可是,店主为什么要把贵重的项链以几枚硬币的价格卖给妹妹呢?请大家把店主人说明原因的句子找出来。

  6、指名反馈后引导学生想像:同学们,当店主人了解了妹妹一家的境遇,体会到了妹妹这份真情的时候,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女孩水想些什么?

  7、教师小结:是呀,姐妹间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店主,让他看到了人世间不能用金钱买到的真情,所以他以几枚硬币的价格把贵重的项链卖给了妹妹。当姐姐来还项链时,他把项链送给了姐姐。他的行为一样令人感动。他用自己的真情保护了姐妹俩的这份真情。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导:同学们,小女孩、姐姐、店主这三个人,你想赞美谁?赞美她什么?

  2、指名反馈:我想赞美,我赞美她。

  3、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情故事。

  四、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美丽的瞬间留在了姐妹俩的心里,也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里,感谢姐妹、店主,他们用真情唤起了我们所有人的这份真情。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姐姐退项链”部分。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课前准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

  2、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

  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6、自由组合成小组,尝试表演这段故事。

  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

  1、闭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

  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说说课文和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各有什么特点。

  13打电话

  教学目标: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能对相声感兴趣,喜欢听相声,试着说相声。

  课前准备:

  1、相声《打电话》录音。

  2、其他相声节目的录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出示课题。

  1、文艺节目可以分成歌舞类、语言类等,其中语言类节目中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是相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则相声——《打电话》。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要求或希望。

  二、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边浏览课文,边听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来自于相声本身的特点,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这则相声的内容,教师都要充分的肯定。

  3、边看课文边思考:相声有什么特点?

  教学中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随机引导概括,比如:相声是两个人说的(其实还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和多个人说的群口相声);相声的语言很幽默,引人发笑;相声不仅是说,还要唱……

  三、默读课文,体会相声中人物说话的特点

  1、默读课文,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找出“打电话”的句子。

  2、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有什么感受,举例说明?

  (1)“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

  ——说话绕圈子。

  (2)“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

  ——明知故说。

  (3)“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没话找话。

  (4)“……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

  ——东拉西扯。

  ……

  3、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

  四、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

  1、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

  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3、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

  口语交际三劝说

  教学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课前准备:

  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意义

  1、播放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1)片断一:《汉武大帝》中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的场面。

  (2)片断二:《成长的故事》中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的场面。

  播放录像前,先说明当时的具体情况。

  2、在这两个录像片段中,你看到的,听到了什么?

  (1)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

  (2)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劝说和鼓励是相对的,劝说往往要求对方改变某一种做法或想法,劝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劝说是否真诚,是否讲究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联系生活,明确情境

  1、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否有过劝说他人或被他人劝说的经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劝说的语言,即“怎么说的”“说了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我们劝说?

  (1)阅读课文中的一段话,打开学生的思路。

  (2)自由地说说。

  三、自由练说,模拟表演

  1、你最想对谁,对那种情况进行劝说?想一想,该怎样说效果会更好?

  2、学生轻声地练说。

  3、师生模拟表演。

  (1)学生说明当时的情况。

  (2)教师扮演被劝说对象,学生扮演劝说者,模拟表演。

  (3)师生共同评价模拟表演的情况。

  教师可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或者在评价中随机地指出或引导学生指出劝说是要注意的事项:说话态度要真诚;不同的劝说对象要有不同的语气,比如对长辈要尊敬;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语气,比如紧急的情况就不能慢条斯理;一般要分析原因,指出改正的方向等。

  四、修改提高,分组表演

  1、根据刚才的提示,对自己的劝说进行修改,争取取得好的劝说效果。

  2、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组模拟表演,相互交换角色。

  3、课堂展示,共同评议。

  五、联系生活,课外延伸

  提高自己劝说的意识,在真实的情境中尝试进行劝说。

  教学目标:

  了解发言稿的一般写法,能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写一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的发言稿。

  课前准备:

  不同类型的发言稿若干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说说你听到过的最精彩的、印象最深的发言。

  2、今天,我们要学写发言稿,想一想你在哪些场合需要准备发言稿。

  (竞选班干部,运动会上代表运动员发言,领奖时发言等)

  二、明确情境,试写发言稿

  1、假如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你打算竞选班长,怎么来写发言稿呢?

  2、讨论:这份发言稿,至少要说明白什么?

  (1)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我要竞选班长。

  (2)要讲清楚自己的优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

  (3)要讲清楚我的打算: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3、尝试写一份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三、共同评议,修改发言稿

  1、同桌相互读读各自写的发言稿,相互探讨,提出修改意见。

  2、选择三位同学的发言稿,展示评议。

  (1)评议标准:有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即有没有说清:“我要竞选班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和“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2)评议过程:一项一项的对照,同时评价语言是否通顺。

  3、各自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写的发言稿。

  第二课时

  一、对照比较,发现问题

  1、教师发一份事先准备的发言稿(见附件),让学生和自己的发言稿比较,发现什么?

  2、课堂交流,各自的发现。

  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随机归纳:

  (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3、学生根据新的发现,各自修改自己的发言稿。

  二、尝试发言,不断完善

  1、学生自由准备发言。

  2、课堂模拟竞选,学生上台发言。

  3、师生共同评议。

  评议的重点:

  (1)发言稿的语言是否适合发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化等。

  (2)发言人的情绪状态等。

  4、学生再次修改发言稿。

  三、拓展延伸,学写其他发言稿

  1、学生阅读其他情况下的发言稿,说说有什么发现。

  2、课堂交流:

  (1)发言稿的共同特点:①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2)不同发言稿内容有区别,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特点。

  3、尝试写一写其他的发言稿。

  4、课堂交流、评议。

  附1: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走上讲台参加竞选班长职务,我相信凭着我的勇气和才干,凭着我坚强的毅力和勇于拼搏的决心,这次演讲带来的必定是下次的就职演说。

  我叫杨也,是一个“三心二意”的学生,这里的“三心二意”可不是做事不专心,随随便便的意思。“三心”是指进取之心、平和之心、宽容之心;“二意”指的是创意和诗意。因为有了“进取”之心,才能使我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在保证学习成绩优良的前提下高质高效完成班级工作。有了“平和”之心,无论成功与失败,我都会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有了“宽容”之心,才使我胸怀宽广、虚怀若谷,接受同学的意见,与他人合作把班内活动处理好。那“二意”呢?增一份创意我们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展示我们班独一无二的风采;添一点诗意我们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处变不惊,临乱不慌,从容不迫。

  对待班内活动,我又将如何做呢?首先,我认为,一个好班级必须要做到合理分工,让最合适的人去做他最擅长的事,从而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班集体。其次,我会努力做到将大家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增强班队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班级工作的透明度。最后,我将力求提高工作效率,使班级各项工作都有效的进行,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好。假如我能当选,我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制订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保证班级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步入正轨。

  也许有时候我太活跃了,但是我相信,有了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会扬长避短,改掉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

  附2:运动员代表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在这百花争艳的春天,在这充满团结、奋进、友谊氛围的美好时刻,我们共同迎来了我校首次体育盛会——长风小学首届趣味运动会。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向本届运动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对前来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家长、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发展体育运动,弘扬体育精神对学校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对学校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年,是我校落实素质教育,实现由新校向强校转变,稳步持续发展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刚刚闭幕的区运会上,我校取得了乙组总分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此外,还夺得了多项竞赛的冠亚军。在这里,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向所有关心、支持体育工作,并为学校体育工作做出辛勤奉献的领导、老师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届趣味运动会是创造性体育盛会;是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促进发展的盛会。在本届运动会中,我谨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听从指挥、服从裁判,在比赛中坚韧顽强、拼搏进取、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成绩。

  最后,祝我校首届趣味运动会圆满成功!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德育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教学的重点 :感受溶洞的奇观。

  教学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在深入研读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处的特点写清楚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体会其用词选句的准确与实在。课后可进行一些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溶洞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

  一下……

  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

  谜宫……

  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 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

  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

  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

  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四、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五、指导造句,写段训练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

  (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六、布置课外语文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doc》

下载本文的Word格式文档,以方便收藏与打印。